登山按照攀登的风格和方式来区分,可以分为两类:阿尔卑斯式(Alpine Style)和喜马拉雅式(Expedition Style),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攀登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能登顶并安全并享受登山带来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阿尔卑斯式攀登
简称阿式攀登,是一种强调依靠自力,采用尽可能少的装备,快速大胆的攀登并安全返回的登山方式。这种登山方式常常表现为2-3名能力相近的伙伴,以尽可能轻便的装备,快速的攀登一座山峰并且在中途不借助他人的补给。
快速,大胆,高难度路线,极少的装备是阿尔卑斯式攀登的特点
阿式攀登中,攀登者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挑战未知的山峰,而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通过难点、保障安全,成功或失败,命运完全并只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阿式攀登者来说,自主表示对山尊重,对自己诚实。
从风险管理角度,在危险的环境里面,快速就是安全!因此,快速是阿式攀登的精髓所在。如何提高攀登速度则决定于:体能、攀登技术、物资装备的重量以及准确的判断。
上个世纪70年代,以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和库库奇卡为代表的登山家们开始尝试使用阿尔卑斯的方式攀登世界上的一些8000米级别山峰,这些登山家们只携带很少的装备,单人或者双人攀登那些8000米级别的山峰,创造了很多纪录,也发展和延续了这种优雅快速的登山方式
阿尔卑斯攀登顾名思义是起源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登山方式,十八世纪时诞生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随后成为世界性的活动。 从1786年到1865年间几乎所有海拔3000~4000公尺以上的山头都被一一的征服了,后来世界登山界称这段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
喜马拉雅式攀登
与阿尔卑斯式攀登对应的是喜马拉雅式攀登,也称为围攻式攀登,是早期攀登者为了完成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地区极高海拔山峰而广泛采用的一种强调团队协作,稳步推进的攀登方式。常常表现为多人团队进行攀登,铺设路绳,多次向营地运输物资,较长的登山周期,雇佣高山协作以辅助。
喜马拉雅式攀登时往往会设立大本营,存储较多的物资,制定好攀登计划,雇佣高山协作辅助攀登,在攀登前会多次向营地运送物资,并且在险要路段上铺设路绳,攀登队员在团队中各司其职,有人负责修路,有人负责运送物资,有人负责攀登。
项目/方式 | 阿尔卑斯式 | 喜马拉雅式 |
装备 | 轻量、简洁 | 坚固耐磨,适合长周期 |
物资 | 精简,少量 | 物资消耗大 |
所需时间 | 周期短 | 长周期 |
所需人员 | 团队精干,几位队员组成 | 团队庞大,一般包括向导、后勤人员 |
天气要素 | 时间短,快进快出,对天气依赖程度低 | 要求长周期的好天气 |
适用地形 | 海拔不高 | 高海拔大山 |
适用路线 | 技术难度高 | 线路漫长 |
理念 | 快速、自主 | 团结协作,计划周密 |
其他 | 对攀登者个人的技能、经验比较高 | 分工合作,物资和准备高要求 |
优缺点来说, 喜式就比较省心, 不需要你操太多的心。 准备好银子还有体能, 剩下的有人安排。 缺点就是山峰大多不是太难,且比较贵。
阿式的优点就是充分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体验登山的每一个环节。 缺点就是门槛太高,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要求的基本功比较多。
对比而言,阿尔卑斯式攀登是人类锐意进取不断突破精神的体现;喜马拉雅式登山则表现了人类团结协作,周密计划达成目标的能力。
注:部分资料参考网络。